广东广州两级法院的法官员额制改革自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历经一系列遴选程序之后,全市两级法院最终确定入额的法官总人数为1069名,其中广州中院为230名。9月29日下午,广州中院和11家基层法院同时举行了入额法官宣誓仪式。
据广州中院介绍,“入额”工作完成以后,下一步两级法院将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构建新型审判团队,提高办案水平和效率。同时,广州法院系统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方案》已经出台,明确提出“法官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等内容。
现场
陈建华出席并监誓
广州中院代院长王勇领誓并发言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昨日15时许,广州中院和11家基层法院共1069名入额法官同时举行了宣誓仪式。其中,广州中院的入额法官人数为230人,该院的宣誓仪式现场设在广州中院位于仓边路的审判大楼第一法庭内。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出席了广州中院的宣誓仪式并监誓。广州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王勇领誓,并代表法官发言。
王勇在发言中指出,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司法改革全局。成为入额法官,不仅意味着职业光荣,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入额法官要坚定理想信念,珍惜荣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宗旨,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自广东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市政协、市委政法委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300多人,共同见证了宣誓仪式。
据广州中院介绍,自去年底广东第二批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后,广州中院主动申请全市两级12家法院全部纳入试点范围。由于准备足、动作快,广州法院目前已在全省第二批试点法院中率先完成了首批法官入额工作。另外广州中院在审判辅助人员改革、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多次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肯定和推介,形成了司法改革的“广州样本”。
→政策
广州法院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并出台《方案》:
法官在职责范围内
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员额制基本改革完成后,裁判权完整地交给了员额法官,如何做到权责一致,确保有效地监督权力的运行?据广州中院介绍,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是员额制改革后的又一司改核心任务。
今年3月,广州中院出台了《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明晰了审判组织和各类审判人员的职责,规定了法官、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办案责任,建立了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和违法审判责任认定、追究机制。
《方案》中提出,“法官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其中明确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情形主要包括“故意违反法律法规”、“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法官有违反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与律师不正当交往等行为,也要被追责处理。
《方案》中对于错案责任也有明确的区分。独任审判的案件,由独任法官承担;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根据合议庭成员的行为和意见以及过错程度担责,承办法官故意隐瞒证据、情节的,其他法官不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根据是否故意违反法律规定、歪曲事实追责。
此外,广州中院还明确规定,法官受领导干部干预而导致裁判错误的,如果法官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应当排除干预而没有排除的,也要承担违法审判的责任。
广州中院的方案中也同时明确了不属于错案情形,包括法官在非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情况下对法律理解和认识上的分歧、出现新证据、出现新的法定或者酌定从轻减轻情节、法律修订或政策调整、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而导致判决被撤销或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等。
“在明确错案标准的同时,我们还有法官履职保障的措施”,广州中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舒扬说,“对于故意办错案的行为当然要追究,对于依法履职的法官也应当有切实的保障。比如,我们明确在办案过程中,法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致使名誉受损的,法院监察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应当及时澄清事实,维护法官的声誉”。
除了加强内部的制度约束,广州中院还通过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充分发挥律师监督作用等外部机制来加强对法官办案的监督。
→解读
80%入额法官有逾十年审判经验
有已成“领导”的资深法官重回一线,也有年轻业务骨干顺利入选
什么样的法官才能成为首批入额法官,成为“审理者、裁判者”?
据广州中院介绍,广州两级法院首批入额法官共1069名,全部来自审判业务部门,系经过考试、考核及遴选委员会专业评审等程序,从全市具有法官职务的人员中选拔产生,均具有较好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1069名入额法官的平均年龄为41.5岁,其中具有十年以上审判经验的占到80%,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到38%。
在1069名入额法官中,有50名审判员是刚刚闭幕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六次会议上任命的,都是目前审判一线的业务骨干,这50名审判员的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其中2/3以上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首批入额法官,代表着广州司法的权威和形象,可谓是精挑细选,都是广州法院各个审判业务部门中的精英”。广州中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舒扬介绍,在遴选员额法官的时候,既要考查法官是否具有较好的法律素养,还要看是否具有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以及全面的履职能力。
据了解,在广州法院此轮法官遴选期间,有不少原先在行政、综合、管理岗位的资深法官,选择了重新回归审判一线。“以前,优秀的法官一旦成长为领导,离审判一线就越来越远。”舒扬认为,这种回归正与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思路相吻合。
“除了专业能力外,广州法院的法官还要有超强的抗压能力。压力不仅包括案件数量上的超负荷,还包括作为裁判者的心理压力,以及面对复杂、疑难案件,甚至来自当事人缠访缠讼的压力”,舒扬介绍称,根据选拔程序的要求,院长、庭长、副庭长也需要经过严格程序才能入额。
在此轮遴选中,对于相对年轻的法官而言,他们更渴望进入员额获得到审判岗位锻炼的机会。在首批入额法官中,广州中院已经有十多位原先在综合岗位,如政治部、办公室、研究室、宣传处等部门的年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通过了遴选。
今年9月中旬,广州中院办公室综合科的法官关壮调到了涉外商事审判庭,选择回归了审判一线。和他一起调回审判一线的,至少还有十几位年轻审判员,大多是35岁左右。“之前虽然也每年会协助业务庭办些案件,但毕竟数量很少,感觉就是打零工的。我一直还是想能够有机会回到一线,毕竟,学法律人的多少都有个法官梦。”关壮说。
除了专业背景和审判经验,个人信念和对法官职业的认同感,也成为此轮挑选入额法官的考量因素之一。2003年,黄晖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增城法院。2007年他调到萝岗区某行政部门工作。4年后,由于始终放不下法官这个职业,他选择了放弃萝岗区的高薪福利及职务职级,调回了增城法院,继续当起了法官。“这是自己中意的事业,虽然物质上收入少了,但精神上更满足。”黄晖法官今年也成功通过了入额选拔。
按照部署,此次法官入额主要是从现有法官中遴选。舒扬透露,在适当时机,广州法院还会按深化改革的制度安排,考虑从法学教授、资深律师中遴选员额法官,逐步实现法律共同体内的合理流动,不断提高法官职业的尊荣感。
→变化
入额后法官怎么办案?
新型审判团队根据案件特性组建合议庭,削弱庭长的“领导”职能
广州中院政治部主任姜耀庭介绍,“入额”工作完成以后,下一步广州法院将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构建新型审判团队,提高办案水平和效率。而新型审判团队的构建,主要是着眼于专业化审判和分工协作。
根据改革设计,新型审判团队中,将进一步弱化传统业务庭这一管理单元,正、副庭长将从“法官之上的法官”转化为直接参与审判的法官,并削弱他们作为“领导”的职能色彩和人员规模。庭长、副庭长只能对自己参加审理的案件发表意见、审核签发文书。据悉,2015年广州中院的院、庭长人均结案98件,最多的结案176件,与一线法官的结案平均水平已相差无几。
实际上,广州中院的专业化审判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先后组建了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电子商务、破产、环境公益诉讼等专业审判团队,发布了多个专业审判白皮书,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员额制改革完成后,新的审判团队实行“谁主办案件、谁担任审判长”,合议庭成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长期固定,而是根据案件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法官担任。这一结构模式也使得审判人员可以强强联手,特别是在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时能发挥最大效率。
员额制改革实施后,入额法官办案效率有无改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52087件、法官人均结案102.9件,同比分别增长15.96%和23.38%,再创历史新高。
“在新型审判团队中,辅助人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法官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于‘审与判’,才能解决法官入额之后如何审理更多案件的问题。”姜耀庭表示,新的审判团队将在传统合议庭的模式上,更加突出法官的核心地位。
根据广州中院的规定,法官助理的工作职责将逐渐从一般的审判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重心转向证据交换、协助法官调查取证、保全执行、主持调解、参与案件合议、草拟法律文书,以及与审判相关的调研、督查等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法官助理要更多地向“助理法官”的角色转变。
据广州中院研究室主任李斌介绍,广州法院首先提出的法官、助理、书记员“1:1:1”配置模式,已经得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的认可,并在全国法院推广。到今年8月,按照全市员额法官数量计算,广州法院系统这一配比已经达到“1:0.95:1.11”,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据悉广州法院的审判辅助人员配备还将得到进一步充实。
→感受
庭长、副庭长:
现在更多是操心自己经办的案件
广州中院刑二庭庭长赵俊,在司法改革之前还担任过该院刑一庭副庭长、少年庭庭长等职务。“以前的主要精力都是用来开会,或者审批别人办的案子。而现在入额后,办案已经成为我排在首位的任务,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自己办的哪件案子快到期了。”赵俊介绍,在广州中院员额制改革之后,不仅仅是他一个人,院、庭领导大多已纷纷重披法袍,回归审判一线。而且院长、庭长们都有一定的办案任务数。
邓娟闰是广州中院民事审判庭的副庭长。作为广州中院人数最多的业务庭,民事庭的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在当副庭长的前几年,邓娟闰的主要精力都是用来审批分管的3个合议庭的案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她审批完后还要逐级上报给庭长、副院长审批。据她统计,之前每年审批的案件数达两三百件。而改革之后,“我现在只需要操心我自己经办的案件了”。但邓娟闰也同时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案件审批制改革后,除了合议庭的意见,没人再为她办的案件把关,“法官要更谨慎细致,如果出了错,只能自己承担责任”。
邓娟闰说,除了办案责任压力,入额之后法官还面临案件审限、质量评查、当事人投诉信访等一系列压力。“我希望明确法官司法责任的同时,也要给予法官职业保障。”邓娟闰称,面对当事人的投诉、信访、侮辱甚至伤害,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屏障机制,让法官不受信访投诉带来的过分压力。
一线法官:
守住良心和法律底线
就可以无畏无惧
“我没觉得压力比以前更大”。徐兵是广州中院刑二庭的一名法官,曾办过不少大案。当记者提到最近全国各地陆续平反的一系列冤假错案,问他担不担心也会因办错案而要承担责任时,徐兵很坦然地说,“如果办了错案,当然要担责。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错事就要承认,更何况是法官。虽然责任很重,压力很大,但我想,如果能够始终守住良心,守住法律的底线,就可以无畏无惧。”
徐兵认为,员额制改革对他来说,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员额少了,法官精简了,对已入额法官来说,“要好好珍惜”。他说自己会更加注重办案质量,更严谨细致,司法责任制下,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谁也不想留下污点”。他说,改革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外部环境更好了,法官也更敢坚持自己的意见,“更有底气”。
长期从事医疗纠纷审判的广州中院魏巍法官则表示,医患纠纷往往因矛盾很大,法官居中调停很难,当事人还容易把火气撒到法官身上,他自己也有被当事人“等下班”的经历。所以他希望司法改革一方面讲究司法责任的同时,针对法官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职业保障也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上一篇:河北入额法官集中宣誓 |
下一篇:江苏南京: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司法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