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领域,政策设计初衷与实际执行效果呈现“事与愿违”的现象,被形象地概括为“逆向激励”。经验表明,逆向激励效应一旦被激发,不仅会导致现状恶化,损害政策制定者的信用,还将进一步强化相关负面后果,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人员管理使用而言,也存在着逆向激励的陷阱。北宋时期,宋神宗为整顿吏治、严明司法,颁令凡刑审官员能从已审结案件中找到违法不公事实者,即可官升一级。结果,新旧两派势力只看立场、不问是非,让这一政令沦为互相攻讦的武器,极大损耗了行政效能。逆向激励所带来的反作用力与预期外结局,由此可见一斑。这提醒人们,要想科学运用激励方式,必须做到部署周密、赏罚分明、机制健全,有效规制具体政策的“逆向空间”。
有群众反映,尽管现在有些部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了,办事却不灵了。究其原因,有的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错误认为“大干大错、小干小错、不干没错”,于是宁可庸政懒政、虚与委蛇,也不愿担当担责、勤于开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状况,在基层局部地方酝酿蔓延,切不可小视。
干部不想干事,固然有自身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然而也应看到,个别地方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方面尚存偏差,在制定干部激励措施等方面并不周全。譬如,有的地方把“不以GDP论英雄”异化为“不要GDP”,念歪了经;有的部门出台文件缺乏调研、朝令夕改,结果“政策总在奔跑”;有的单位在惩处上层层加码、在奖励上一概回避,消解了积极性。试想,如果奖与惩“一手软”“一手硬”,或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差别,就很难给人以稳定的心理预期,也不利于营造激浊扬清、优胜劣汰的用人环境。
从这个意义出发,遏制逆向激励、解决干部不想干事的问题,关键在于周密施策,既让不干事、不想干事、干不成事的人失去市场,也要为想干事、能干事、善成事的干部搭建舞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切实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形成合力,鼓励干部愿作为、多作为、善作为,及时把敢担当、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用起来,不断强化正向激励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方能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最大限度挤压逆向激励潜存的基础与条件。
哲人有言,“出台一项糟糕的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改变这一政策所要花费的精力与成本。”更深层次地把握干部队伍建设的本质与规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完善制度,致力于从根本上消灭不良行为产生的土壤,我们方能扭住破解逆向激励难题的“牛鼻子”,为决胜全面小康筑造坚不可摧的人才长城。